当前位置:

法律维权

以购买服务、融入引导、整合资源为抓手
全面推进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试点工作

发布日期:2019-03-04 14:00:20      来源:       
打印|关闭| 字号: |

 

 

以购买服务、融入引导、整合资源为抓手

全面推进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试点工作

---吉林市总工会

 

近年来,我们根据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发展趋向和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购买社会服务力度、融入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整合工会自建社会组织资源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组织体系和服务职工平台的引领、示范和链接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稳步推进联系和引导社会组织试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市总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管主席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联系和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法律工作部牵头,明确职责和分工,履行工作的具体实施、督导检查、项目落实。各县(市)区也相应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举全会之力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的新格局,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总体思路。通过转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进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以“积极开展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拉长手臂、形成链条,充分发挥党联系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是工会履行政治责任,更好服务职工群众的现实需求。确定了“以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融入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整合工会自建社会组织资源为抓手”工作总思路,充分发挥工会的政治引领、典型示范、工作链接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我们下发了《吉林市社会组织自然情况调查表》、《吉林市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需求项目分类总表》,全面掌握我市职工的需求动态和现有社会组织基本情况,通过登门查询、走访调查、召开专题座谈会、填写表格等形式,了解职工需求的类别、结构、成因、关切度和全市现有登记注册的613家社会组织的分布、职能和社会服务状况。着力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需要出发,结合实际,确定重点,制定下发了吉林市关于《工会开展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步骤、措施方法和工作要求,从宣传启动、情况摸查、项目实施、总结提高四个阶段入手,健康有序、深化发展。20171011日,省总工会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座谈会,在会上介绍了吉林市的工作做法,并与兄弟城市工会进行了广泛地工作交流,借鉴各地经验,进一步加大了推进试点工作的力度。

二、加大购买社会服务力度,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律师团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早在2010年初,我们就精心研究、广泛联络,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与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合作,成立了省内首家市级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设立了职工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处,指派市总公职律师主持接待处工作,研究起草《吉林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作办法》,选聘10名热心服务工会和职工的社会律师,组建了吉林市职工法律服务志愿律师团并不断扩大。制定完善了《吉林市职工法律援助办法》、《吉林市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案件补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与《吉林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吉林省工会法律援助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共同构成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作规范体系,将购买法律服务、引领工会法律服务志愿队伍为工会和职工服务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律师团的专业优势和枢纽作用,建立了以员工诉求服务中心、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等工会自建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协调劳动关系组织体系,形成了工会维权服务长效机制。

在开展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试点工作中,我们加大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按省总要求,以购买服务方式,聘用了12名省总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律师,进一步充实我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队伍。目前,我地区已拥有由32名各级律师组成的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队伍。同时,市总还聘用即熟悉工会业务,又精通劳动法律的律师为市总首席法律顾问。市总每年用于购买法律服务、开展联系社会组织工作的经费预算近30万元。

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在提升工会维权维稳服务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参与工会重大决策,为工会履行职责、开展自身建设和业务活动提供法律支撑。各级律师组织在建立本级工会组织开展工会工作的同时,还根据工会的需求随时为全市工会组织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在工会建立健全维稳机制、履行维护职能、开展集体协商、参与地方立法和重大政策制定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法律专业特长和示范引导作用。二是代表工会参与争议仲裁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立职工维权绿色通道。2015年以来,我们协调市人社局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创建了市总劳动关系专家代表工会参与劳动仲裁及每周例会制度。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市总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市总农民法律援助工作站、市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等方面资源,建立了农民工维权服务绿色通道,健全了重大劳动关系问题处理三方机制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设了重大劳动关系问题仲裁建议书制度和职工生活状况紧急需要移送法院先予执行制度。三是联系企事业单位,为基层工会履职维权保驾护航。我们组织法律服务律师全市各类基层工会进行了工作对接,共同签订《工会法律服务责任状》,为基层工会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协助企业工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矛盾预防排查、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等工作,在协调、引导、规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推动基层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方面,较好地发挥律师这一社会组织的专业特长和主导作用。四是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工会法治化建设。依托法律服务律师团,广泛开展学法尊法用法活动和职工法律知识大赛,大力开展“化解矛盾服务周”、“送法下基层、送法进企业、送法到职工”、“尊法守法·携手筑梦”系列法律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工会工作者和职工的法律素养和依法维权能力,有效地提升工会工作法治化水平。

三、融入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精心打造工会工作社会化新品牌

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联系融合融入,特别是在吉林市家政服务行业进行了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探索和实践,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我市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试点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上层参与融入。吉林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成立之初,通过协会会员、党员的民主选举程序,经市委组织部门批准,市总会副主席刘红卫同志当选为市家政服务协会副会长、党组织书记。从源头上参与协会工作的顶层设计、工作规划部署、重大决策以及协会的重大活动,从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

二是项目共享融入。市总工会依托各级职工生活服务站,积极支持市家政服务协会开展“惠家园智能家政”项目,开创 “互联网+”新型家庭服务模式,拓展工会职工服务站服务共享功能,力求在各个社区为职工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是法律服务融入。市总指派服务律师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开展法律风险管控,引导市家政服务工作、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四是活动共创融入。市家政服务协会工会联合会积极开展市总工会确立的立功竞赛、技能培训、文化体育等各类主题活动,采取工会出资金、社区出场地、协会出人员的办法,从启动、推进到表彰总结市总都给以指导、支持,共同创建活动载体,不断拓展合作交流的领域。几年来,市家政服务协会先后荣获了市“工人先锋号”、市“法治建设示范社会组织”、市“4A级社会组织”等多项殊荣。

五是工会组织建设融入。我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把工会工作融入到社会组织工作中去,夯实“同轨道”“同频率”的共振基础,20171月,在市总工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市家政服务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健全了组织体系和领导机构,使工会工作在行业发展中有的放矢,有力地助推社会组织自身健康发展,工会组织的服务能级也得以不断提升。目前,已有46家会员企业率先加入该工会联合会,会员达3万余人。

四、整合工会内部资源,培育和扶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我市把职工需求划分了四大项20小类别,积极对职业发展服务、维权服务、生活服务、文化服务等方面工会资源加以整合,充分发挥其服务职工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各级工会建立了职工技术协会、劳模协会、职工培训中心、帮扶(服务)中心、大龄青年联谊组织、职工文体协会等各类专门服务职工的社会组织,并发挥了工作的主导作用。在联系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试点中,我们结合工会改革,以增“三性”、去“四化”为目标,积极探索工会自建社会组织转型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市现有的社会组织进行分析筛选,确定19家单位作为重点联系的社会组织,注重发挥自建社会组织的辐射、链接、激发社会组织正向效应的作用,以工会职工服务项目链接社会组织,构建以各级工会组织为纽带,以工会自建社会组织为中枢,分层分类带动各类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打造以工会组织为核心,涵盖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创业援助、心理服务、劳模服务、文体活动、生活服务等各类职工服务平台的社会组织生态圈,取得初步的进展。

在职工情理服务方面,联系市心理协会,针对职工在不同时期、阶段对工作、生活的目标需求,组织聘请心理学专家开展职工职场解压和心理抚慰。针对职工心理需求,我们拟定了12个相应课题,聘请专家,在基层开展了多期诸如“阳光心态”“拥抱生活争取美好未来”的职场解压和心理抚慰讲座,为职工舒压、解疑,开展职业设计,深受基层工会和职工的欢迎。

在文体活动方面,依托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充分发挥职工文化引领作用,广泛借助职业、专业社会组织的人员、技术优势,设计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服务项目等载体,通过购买社会服务,配备活动设施、挂牌示范等方式鼓励和加强基层职工文体活动阵地建设,打造服务基层工会和职工的文化体育阵地。2008年成立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作为市级社会组织,全省尚属首家,协会成立10年来,在市总的领导运作、指导下,以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为依托,积极整合全市文化体育资源,购买社会服务,组织专业技术比较丰富的社会组织承办、联办、协办各类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市职工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象棋、摄影书画等系列文体赛事,成功举办了职工文艺汇演、职业道德双十佳颁奖晚会、红歌广场演唱会、全市首届职工田径运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工间操展演等大型职工文体活动20余场,受众达30余万人次。

截止目前已建成市级职工文体活动示范点106个,国家级职工书屋37个、省级职工书屋63个、市级职工书屋107个,在职工书屋和体育示范点建设上总计投入150余万。几年来,在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的引领和带动下,全市各级职工文化体育组织层出不穷,各类服务职工群众活动色彩纷呈,即活跃了基层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升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和实践,为我市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组织保障。

几年来,我们围绕工会基本职责,充分发挥自建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着力联系引导社会组织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绝对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中坚作用。

一是提升了工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依法维权维稳手段和机制不断强化。通过购买服务,联系引导社会组织,以工会法律服务机制、职工法律援助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机制、困难职工帮扶机制为载体的工会维权维稳长效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工会履行维权维稳职责的效能不断提升。2015年以来,市总工会本级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326件次,参与百人以上重大维稳事件处理21件,市总法律专家主审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02件。通过全地区县(市)区、乡镇街普遍建立的职工法律援助机构,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1326件,代理职工参与仲裁诉讼226件,工会法援机构和律师团共帮助486名职工维护经济权益1047万元(其中农民工181,涉及经济权益352万元)。

二是职工服务平台建设长足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需求。在工作推进中,我们紧盯群众所急、党政所需、工会所能的服务领域和项目,着力解决职工最现实、最困难、最忧虑的实际问题,通过购买服务和自建社会组织等方式,联系引导社会组织共同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和细致、贴心的服务。立足职工文化引领、劳动竞赛、技能提升、教育培训等工会工作职能,以基层工会、一线职工的需求为导向,链接辐射和引导带动劳动关系领域重点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升级职工服务平台,实现了以服务职工为本的回归。目前市总投资1000万元,对原文化宫进行整体改造,新的职工服务大厦即将投入使用,工会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的硬件建设将上升一个新的档次。

三是延长了工会工作手臂,形成了工会凝聚和服务职工的新品牌。市家政服务业工会联合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工会工作的空间拓展和链接的有序延伸。社会组织依托工会职工服务站建立的“智能化家政服务便民站”和“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使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成为“零距离”,成为工会延长手臂,履行维护职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市家政服务协会工会联合会在家政服务行业大力开展“为幸福吉林建设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和“江城月嫂”、“江城陪护”、“江城保洁”等“江城”品牌的家政服务深受广大职工群众青睐;通过“星级家政服务组织”、“星级家政服务员” 品牌创建,“爱心到家,服务到家”活动引领职工服务发展的亮点频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孵化和培育,不仅要从体育、人社、科学、教育、社科、卫生等较大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入手,还要带动诸如家政、民营医疗等新兴行业组织,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对有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建立工会,努力争取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全覆盖,加强政治引领、密切工作联系、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我市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  
    (责任编辑:bai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