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基层工会组建

增强责任意识全力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发布日期:2006-07-12 05:06:11      来源:       
打印|关闭| 字号: |

吉林市总工会

 

    近年来,我们带领会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和“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工作方针,按照省总工会建会工作部署,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作为工会组织服务大局、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不断创新工会组建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和活动载体,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和凝聚力,为全市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2005年,在全市172户国企改制、13万职工“并轨”,原有基层工会组织和会员锐减的情况下,全市实现新建基层工会组织 813 个,新发展会员75266人,超额完成省总下达的任务目标,在全省2005年度工会组建工作考核中被评为第一名。目前,全市基层工会委员会达到4734个,涵盖法人单位11756个;会员总数达到656099人。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营造建会良好环境

     1、思想重视,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摆在首要工作位置。坚持解决好领导层面重视和工作摆位是做好建会工作的关键。早在在全总、省总提出三年集中建会之初,市总就积极协调,取得市委、政府的支持,成立了有市委主管领导挂帅,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会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协调市工商局成立了各级私企工会联合会(设在工商局)。全市形成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支持工会工作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市总领导班子更加高度重视建会工作,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常委(扩大)会等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始终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保证全市工会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全会上下齐努力,协调党政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解决工作实际困难和问题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局面。实际工作中,坚持组织建设工作由一把手负总责,配备副主席专门协助,班子成员到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必须过问组织工作,市总机关各部门都有组织建设督导任务的机制。为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度,2005年,市总十六届五次全委会又把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列为一把手工程,进行明确部署,,提出具体工作考核指标和工作要求。

    2、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一是努力营造良好的建会外部环境。全市工会工作得到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市委两次召开工会工作会议加强党委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为工会铺设好的工作环境。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委都将工会组建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中,使工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近三年来,市总与市委组织部共同开展“党工共建”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工会组建工作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依靠党组织的力量,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建会工作,实现工作互动党工共建。活动中联合进行督导检查,共同总结经验培育党工共建典型。工会主动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非公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调查,促进活动开展。市总借助人大的立法、法律监督职能和政协的社会监督职能,促进建会。2005年,会同市人大重新修订《吉林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该《条例》经吉林市人大十三届十八次常委会通过,省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已正式实施。修改后的《条例》在未建会单位收取建会筹备金、加大工会干部保护力度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为建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市人大、市政协分别进行贯彻《工会法》情况视察、从营造严格执法的社会环境给工会以支持。包括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所在单位必须组建工会的具体支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地方工会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工作,借助政府行政手段,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开辟通道。在我市分别召开市、县两级劳模会议之际,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我们将是否建会作为评先选优的否决条件。凡不建工会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职工和法人不能评为劳模。此项措施,有力地推动建会工作的开展。二是市总机关形成合力。市总把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作为贯彻全总《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的重要措施和落实《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的战略举措,要求从市总领导到各部门、产业工会,都要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会一盘棋意识,变以往组织部门单兵作战为全会上下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任务目标完成。三是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市总每年根据形势任务要求,调整工作检查、督导方式,在注重县级工会作用发挥的同时,调动产业工会和直属企业工会积极性,督促各级工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倾斜,全会上下形成合力,齐心协力抓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

    3、加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建会氛围。一是加大依法开展工会工作宣传力度。市总印制《工会法》、《工会章程》、《吉林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等宣传材料和《新建企业建会宣传提纲》,组织县(市)区总工会和市总机关干部上街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吉林市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工作条例》通过后,市总组织了县(市)区、开发区工会干部和非公企业法人、工会干部学习《条例》培训班,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并组织县(市)区总工会进行《条例》宣传活动,为《条例》的贯彻实施、扩大工会组织影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建会经验和新建企业工会发挥作用好的典型,增强工会工作社会认知度。市总坚持抓工会工作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全市形成工会工作经验有人总结,典型有人宣传报道,基层情况能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我们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设立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网页,介绍建会程序和入会条件,交流建会经验。为积极利用和发挥好各级新闻媒体作用,激励工会内外人员和新闻媒体更好地宣传工会工作,特别是建会工作的宣传,扩大工会的社会影响,我们设立“五一新闻奖”。2005年对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关于全市工会工作有影响的报道稿件(片)进行评选,共有40余人(篇)次受到表彰。

    4、明确目标,落实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任务。市总坚持每年召开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和县(市)区、开发区建会工作部署会、调度会,认真分析形势和面临的困难,确定全年建会、发展会员和规范化建设工作总体思路。如2004年建会重点是加大县(市)区总工会建会、发展会员工作力度,实现新建企业建会工作新突破;加大改制企业工会改建重建工作,减少原有工会组织和会员的流失;加大组织劳务工入会工作力度,使会员总数有较大增长;加强乡镇街、社区、基层工会小三级组织网络建设,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2005年又提出以“三建”(建会、建制、建家)促进和规范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措施。即做到任务目标早明确、早落实,并针对年度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制定具体措施及考核奖励办法。强化督导,严格考核,确保限时超量完成任务。

    二、创新思维,超常规运作,破解建会难题

    1、健全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和完善目标任务责任制,是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有效措施。坚持在年初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会议上,向各县(市)区总工会、开发区工会下达建会任务书或签订责任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分担的全年建会和发展会员任务必须限时完成。同时,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检查推进措施,保证了连续几年省总下达的建会发展会员任务完成和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提升。2005年,市总针对省总下达的目标任务重,基层普遍感到难度大的实际,在深入调研,充分掌握相关数据基础上,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工作经验,调整了目标责任制的签订方式。变以往的“协商”接指标为下达强制完成的硬性任务,并完善了考核办法、工作指导方式,使包括船营区、蛟河市等过去工作力度大,现在潜力小的县区在内的所有单位都愉快接受,并积极开展工作。经全市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全市实现了建会新突破。

     2、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确保市总下达的目标任务能够成为县(市)区、开发区的工作动力,几年来,市总设立专项资金,坚持对县(市)区总工会、开发区工会的建会、发展会员、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工作进行百分考核,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同时,将组织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单位年度工作综合评价的第一要素,授予评先选优一票否决权。有效地调动和激励了县(市)区、开发区的工作积极性。各单位都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千方百计寻求工作突破点,全市形成了扎实有效抓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工作局面。2005年,针对形势任务的艰巨性,市总工会依据省总工会的考核办法,又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检查考核的激励机制。各县(市)区、开发区也将目标责任制与建立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丰满区总工会将建会、发展会员工作和规范化建设任务落实到乡镇街工会,确定完成任务的标准,实行奖励。超额完成任务的,另外给予重奖。充分调动了乡镇街工会干部的积极性。2005年,该区无论是建会工作还是规范化建设工作,在全市走在前列。

    3、建立完善督导机制。为在全市形成工会上下互动,全力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市总成立建会工作督导组,实行市总机关职能部门包保县(市)区、开发区和直属企业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制度。由市总机关各部门指导、帮助县(市)区、开发区和直属企业完成工作任务,并将包保单位工作完成情况与部门年终考核挂钩。市总每半个月调度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听取各督导组情况汇报。每季度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时,同时听取建会督导情况汇报。由于任务明确,责任清晰,责、权、利统一,充分发挥了市总各督导组的积极作用,把建会工作落到了实处。市总还坚持建会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将建会工作进展情况向全市工会及同级党委通报。去年11月份,集中半个月时间进行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专项检查。市总专门制订了《关于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考核办法》,下发县市区总工会、开发区工会,先由各单位自检自查,然后市总进行检查验收。采取听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汇报、看基础材料、抽查基层工会、评比打分、情况通报、奖励兑现等程序进行全年建会工作检查。有力地推进了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的开展。

    4、建立聘任工会组织员制度。为改变县(市)区总工会、开发区工会人少事多的现状,经市总工会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我市实施了为县(市)区总工会、开发区工会聘请专、兼职工会组织员制度,有效解决了县(市)区、开发区无专人抓建会工作的工作难题。为规范运作,市总制定了《吉林市工会组织员管理办法》,对组织员选聘的条件、工作职责、管理及待遇等做出规定,其中经济待遇上暂定为每位组织员每月发放600元工作补贴,市总与用人单位各承担300元。去年,全市有6个县区(开发区)聘请了专职组织员(其余聘了兼职人员)。通过建立聘请组织员制度,保证完成建会和发展会员任务,推进新建企业规范化建设,同时,为工会干部职业化进行了初步探索。今年,我们继续实行这一做法扩大覆盖面。

    5、创新建会模式。一是在乡镇街、社区建立区域联合工会,同时建立联合职代会,将组织起来与切实维权结合起来。通过联合工会最大限度把职工组织起来,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通过联合职代会建立维权机制,为联合工会增添了工作内容,有效地发挥了联合工会作用。蛟河市、昌邑区先后试点并取得成功经验,现已在全市各县(市)区全面铺开。二是建立行业工会。市财贸工会针对粮食企业改制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会组建模式,主动与粮食局协调磋商,取得共识,在我市粮食系统率先建立行业工会,将粮食系统改制后的企业及时组建工会,并组织到行业工会中来,扩大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各县(市)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系统、行业工会在基层工会组建与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把建会触角向中介组织延伸。我们在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高学历、高素质、高工资的中介组织中组建了工会,为下一步在各类中介组织开展工会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6、组织劳务工入会。近年来,我们针对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把组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务工入会作为发展会员工作的重点。先后采取了几项措施:一是向全市企事业单位经营者、广大进城务工人员分别发出公开信,宣传组织劳务工入会的目的和意义;向全市基层工会下发专项工作通知,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门布置,在全社会形成组织各种形式就业人员入会的良好氛围。二是在劳务工比较集中的行业系统探索组织入会的实现方式。如在基建系统建立在建项目工会,组织成建制的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去年,我市基建系统发展10,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三是向省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提出发展劳务工加入工会的专项工作要求,并通过建立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联系制度,切实推进此项工作。并把各单位包括招募的各种形式就业人员在内的职工入会率达90%以上,作为评选“四型工会标兵”的否决条件。全市各基层工会积极响应,供电公司、网通公司等单位劳务工入会率达100%,做到劳务工会员与正式会员享受同等待遇,同样管理。吉化集团公司是劳务用工集中且颇具特殊性的大型企业,几年来在解决劳务工加入工会时遇到困难,企业党政和工会对此都高度重视,一直在研究破解难题的办法,市总更是积极督促,强化指导,帮助梳理出思路。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工会关于发展劳务工加入工会的工作方案经公司党政班子研究同意,在企业内选点试行(三个企业涉及到近1500名劳务用工),总结经验后,9月份在全公司推开。吉化集团公司劳务工入会的启动,将对吉林市企业劳务工加入工会产生有力的推动和示范效应。

    7、完善会员会籍管理办法。组织农民工和劳务工加入工会,并将大量的下岗分流、解除劳动关系的工会会员重新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已成为我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紧迫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组织体制和管理方式必须调整和完善。2005年,我们根据《工会法》、《工会章程》和全总有关规定,重新制订了《吉林市工会会员会籍管理办法》,为发展各种务工人员加入工会创造环境氛围,为会员有序流动提供了比较科学、可操作的管理办法,为下岗分流、解除劳动关系的工会会员参加社区工会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精心组织,不断深入,全面完成建会任务

    1、开展调查摸底,明确建会重点。2005年,各县(市)区、开发区普遍对辖区内的所有企业重新进行了调查摸底,分类排查,明确建会重点。永吉县、蛟河市总工会抽调专门力量,从有关方面调取已注册企业名单,集中时间进行逐户登门走访,发现开工一户,建会一户,不留建会死角。

    2、加强乡镇街、社区、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建设,消灭建会空白点。2005年,县区开始进行合乡并镇,原有的工会组织体系被打乱。各县(市)区针对实际,及时调整、重建乡镇工会组织。工作实践中,从完善工会小三级组织网络入手,加强乡镇街、社区工会联合会建设,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将组织起来和切实维权结合起来。昌邑区、蛟河市、磐石市总工会主动向区(市)委汇报,得到区(市)委的大力支持,将建会发展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昌邑区委专门下发《加强乡镇街工会工作的意见》,磐石市委召开工会工作会议,强化对乡镇街工会建设,并对基层工会组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蛟河市委组织部发文件任命18个乡镇街区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重新建立工会联合会和联合职工代表大会。各县区、开发区通过加强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建设,将大量的小型分散的非公企业涵盖到工会组织中来,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会工作提供了稳定的平台。

    3、强化督导,努力实现应建必建。各县(市)区、开发区普遍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建会指标,落实到人,实现专人分片负责,加强工作指导。进而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三级”督导机制,为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应建必建提供了保障。龙潭区总工会机关所有工作人员都承担建会任务,分片包保,2005年从3月到8月的半年里,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几乎没休过双休日。他们在抓好企业建会的同时,还集中力量在辖区内的专业市场组建工会,组织从业人员加入工会。由于措施得力,2005年建会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实现应建必建,新发展会员2万余人。

   4、边建边规范,用典型示范推动建会。各县(市)区、开发区通过“党工共建”活动,推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全市累计培树党工共建示范单位110个。在非公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为工会工作注入了生机。目前,全市已培养选树了一批受到全国、省、市级表彰的“双爱双评”典型。在抓建会的同时,我们以“七有”为标准,同步做好新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工作,做到边建边规范。各单位在巩固建会成果的同时,注重规范化建设,加大新建企业工会作用的宣传,教育引导其他单位建会,收到很好效果。船营区、蛟河市要求每建一户都按照“七有”标准规范,做到规章制度、基础材料统一格式进行操作。船营区一户新开工的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在听了典型介绍经验后,主动要求建立工会组织。

   5、攻克难点,拓展建会领域。过去,由于我市两个开发区工会干部都是兼职,每人身兼多职,工会工作无暇顾及,建会工作一直很被动。去年市总派督导组与他们共同研究破解难题的对策。高新技术开发区通过聘请工会组织员的办法解决了工作没有专人干的问题。聘请的组织员素质比较高、工作能力强,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全年建会、发展会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督导组的指导下,从所属单位抽调专人负责建会工作,使辖区内的企业做到了应建必建,实现历史性突破。两个开发区的建会工作由过去的老大难变成了新的增长点。

我们注重基层工会组建的“建管”同步,一手抓组建,一手抓规范,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更强调巩固率和作用发挥。市总明确要求围绕“四型工会”建设,把创建“五好”乡镇街工会、深入建设职工之家、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作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激发基层工会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2005年,结合庆祝吉林市总工会成立60周年,全市选树了一批“四型” 工会标兵、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和“五好”乡镇街工会,并首次进行了市级“双爱双评”典型表彰,促进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水平的提高。

 

    尽管我们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但距离上级工会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与兄弟地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我们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省总工作部署,全面贯彻《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奋发有为,不断创新,努力开创我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2006年7月

  •  
    (责任编辑:孙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