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
第四届吉林工匠事迹材料---王智
王智,男,43岁,中共党员。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试制所数控班班长,加工中心操作工及铣工双高级技师、数控技术高级讲师、机械工程正高级工程师。曾先后获得吉林省首届数控大赛第二名、中美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第一名,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红旗工匠创新工作室集群领衔人。
王智,参加工作22年来,始终不忘一汽人产业报国的初心,兢兢业业,践行工匠精神。一直坚守在一汽红旗品牌新产品研发试制阵线上,钻研数控加工技术、苦练技能,在CAD/CAM软件、机床操作编程、数控加工工艺、刀具及夹具设计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近年来解决技术难题200余项,荣获科技创新奖18项,国家专利10项,节创价值3200余万元。
一、勇于挑战,做技术革新的“探索者”
王智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作业方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大红旗V型12缸发动机项目中,先后解决缸盖燃烧室误差、超细斜长孔加工、缸体主轴孔精度控制、凸轮轴孔同轴度误差控制等多项技术难题,提炼出超行程找正法、卧式加工中心角度坐标系自动设定方法等12种操作法,出色完成国内首款V12发动机的加工,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使红旗品牌轿车从此拥有了中国“心”。
在红旗轿车发动机曲轴试制加工中,王智通过不断摸索、调试,定义了300余个技术参数,设计夹具42种,掌握了曲轴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曲轴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快速换型试制技术的突破,累计节省成本210余万元,该项目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在刀量辅夹设计方面,先后设计专用工装200余套,改制刀具200多个,节约生产成本近100万元。他设计的导向墙夹具及分次导向的加工方法,成功解决了国内首款纵置双离合变速器壳体间断长轴孔的加工难题。近几年还先后完成了GB、V6、V8等20余款发动机、DCT全系列变速器、新能源减速器、乘用车驱动桥等红旗品牌自主动力总成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加工任务。
多年来他依托工作室带领数控团队提技能、强创新、保节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勇于创新、攻坚克难,为红旗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完成课题攻关6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6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全国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全国发明展银奖等奖项。
他用自己高超的技艺、拼搏的精神,在一汽红旗品牌新产品开发的试制阵线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勤奋钻研,做锐意进取的“先锋者”
王智专注于数控加工技术的学习、研究,经常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自学计算机编程知识,别人下班回家,他却在单位钻研开发程序软件,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利用业余时间取得本科学历。经过多年的积累,掌握了世界三大主流数控系统的操作与编程,成功开发了100余个发那科、西门子系统宏程序指令。开发的枪钻钻孔循环指令,避免以往枪钻加工手动编程,一旦失误枪钻会被甩断的问题;开发的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旋转坐标系补正指令,工作台旋转后工件坐标系零点偏移量的计算工作,在多角度面加工时得到成功应用,加工效率提高300%,该项目获得全国发明展银奖;其开发的《参数求点坐标软件》、《数控程序校验软件》等软件,应用到坐标计算、程序校验等工作中,编程效率提高2倍。
王智自学CAD/CAM软件,通过测绘建立数控设备3D模型,编写开发机床仿真驱动参数文件,实现机床动态模拟加工及碰撞检验功能;编辑开发五轴设备后置文件,实现编程输出格式与数控系统的无缝连接,开发CAM软件机床动态仿真及后置程序项目,获“中国一汽创新成果一等奖”。他还创新提出“二维壳体类零件自动编程的方法”,成功应用于多个产品壳体的加工中。
王智在中美国际数控技能大赛中,凭借多年的经验编辑宏程序指令,实现12个坐标系的自动计算和赋值,通过调整CAM编程刀具直径及切削参数,保证了试件尺寸一次加工合格,在与国际对手同台竞技中取得了大赛第一名,获得金奖,同时还获得夹具制造银奖,彰显了实力,为国家争得荣誉。
三、辛勤耕耘,做桃李园技艺“育人者”
王智言传身教,传绝技、带高徒,先后培养高级技师13人,带领数控团队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吉林省青年文明号”、“长春市工人先锋号”、“长春市机械制造业优秀班组”等各级荣誉15项,其团队成员先后荣获各类荣誉200余项,其中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4人获得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依托王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发培训课程43个,累计培训1600余人次,培养出一批兼具工艺员、编程员、操作员三个岗位能力于一身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屡次获奖,其中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前五名2人次,省市竞赛前十名20人次。王智先后担任中国一汽劳模高技能传承师、中国一汽青年科协机加专业副理事长、长春市总工会高技能人才指导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及吉林工业技师学院客座教授,并多次担任国家、省市技能大赛的技术指导、裁判长等职务,不断发挥自身技能优势和带动效应,助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2年潜心钻研,他坚定信念、始终不忘一汽人产业报国的初心,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苦练技能的劲头,立足岗位、极致创新、不断突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成为一名打造红旗品牌“中国心”的数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