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产业工会

不断增强一线工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中化吉林长山化工有限公司推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实走深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21-12-29      来源:       
打印|关闭| 字号: |

  实施校企协作,为一线工人搭建学习平台,实现学历提升;邀请专业化工学院教授进行专业化培训,帮助一线技术型工人迅速成才……中化吉林长山化工有限公司围绕产业工人政治引领、技能提升、权益维护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为广大产业工人成长赋能,推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公司前身是吉林长山化肥厂,始建于1969年,2008年12月完成改制,正式成为中化集团下属肥料生产工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公司强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并取得成效。

  政治引领,让党员成为主力军。公司于1976年建立党组织,拥有丰富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公司共有12个基层党支部,党员264人,占比达到43%。班组长、技术骨干基本都是党员,在一线生产、抢修作业、志愿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公司连续两年实现生产装置无需年度大修,生产设备运转率达到94%,年合成氨产量稳定在18万吨。装置稳运为公司保持稳定盈利夯实了基础。

  同时,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宣传一线工人的典型事迹,开展月评比活动,每月给予奖励,激励一线工人学先进、争先进,每年表彰优秀一线工人120余人次。

  技能提升,建立内外部培训体系。公司通过融合内外部培训资源,搭建工人团队培训服务的创新平台,提高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在公司内部,选拔一线技术骨干和经营丰富的老师傅充当内训师。给合“新型学徒制”培训模式,优化“理论+实操”的比例,对一线工人进行精准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大比武活动,发掘一线技能人才,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后备力量。在公司外部,实施校企协作,帮助一线工人实现学历提升。2020年,公司开展技能培训1600余人次;大专以上在读一线员工共162人;持有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201人。

  2013年,公司投资11.98亿元建设了国内首套以褐煤为原料的航天粉煤气化炉。通过骨干技术工人实操带员、轮岗互学等方式,2018年实现航天气化炉达产达效。2019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套航天炉褐煤应用典范,成功培养了国内首支褐煤气化操作工人团队。

  权益维护,眼睛向内聚焦一线。公司积极开展关注一线队伍、服务一线队伍工作。各部室围绕提升产业工人素质能力做文章,技术部室下沉车间现场指导。公司薪酬绩效倾向一线工人队伍,月度优秀员工评比只面向一线工人。同时,不断提高一线工人福利待遇,夜班免费供餐、生产现场操作间全部安装空调,积极改善一线工人的生产工作环境。公司营造了“一线光荣、争到一线”的氛围,有力提升了一线工人的地位,不断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大家主动参与到公司技改降耗项目中,2019年至2020年,共完成技改优化项目14项、影响生产安全问题2项,避免了装置停车,节省开停车费用逾400万元。

  随着产改的强力推进,公司成功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公司2019年实现1.05亿元利润;2020年实现0.9亿元利润;2021年截至10月末,已实现利润1.16亿元。

  •  
    (责任编辑:吉林省总工会网络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