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四届吉林工匠事迹材料--张少文

发布日期:2022-07-02
来源:
作者:

 

  张少文,男,43岁,中共党员,东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东光精密机械厂员工,观瞄仪器装试工,高级技师、高级讲师,曾先后获得长春市职工技能大赛第一名两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职工技能大赛个第三名一次团体第六名一次、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银奖等成绩,并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吉林省首席技师、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技能大奖、兵器工业技术能手、兵器工业关键技能带头人、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长春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工匠等称号。 

  张少文自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军工事业二十五年,参与了企业全部复杂军工光电产品及科研产品的生产试制,并保质保量完成了多个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的阶段性装调任务。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能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凭借坚韧不拔的专研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现已成长为一名擅长光、机、电综合产品的科研试制、装配调试工作的优秀的军工人才。尤其擅长高密度管脚集成电路手工焊接,凭借精湛的焊接技巧,完成了多个不可能完成的焊接工作,确保了多个国家级型号科研项目产品的顺利定型。今年十一月更是被长春电视台“我是长春人”栏目专门专访报道。 

  近年,企业为迎合国家日益加快的现代化军队建设,满足新形势下部队作战需要,研制推出了多个由国家立项的重大科研项目,为保证这些项目的顺利研制和生产,张少文首当其冲,承担起企业科研产品最重要的整机电器装调任务。在工作中,他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完成生产任务加班加点习以为常,通宵达旦亦是司空见惯,有时任务紧时需要吃住都在单位,在14年、15年科研生产集中技术突破的关键时期,在这两年中更是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年三十、大年初一都在生产线上加班生产,初四就吃住在单位。曾经创下了连续吃住在工作岗位20余天的加班记录,就连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也只是结婚当天休了一天的婚假。 

  某型号CCD相机科研工作是我主要的生产任务,由于是新型科研产品,常常有即时发现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他在其中主要负责的是电器装配与调试。在装调过程中提出大量整改意见和建议,为保证产品质量研制装配调试工装,编制调试工艺,引进先进装调工艺和装配方法,以及产品性能提升并最终定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主要负责的空军某型号侦察用航空相机的电器结构的装配维修工作中,本着精心再细心的工作态度,认真核对每一导线的走线位置,在整个产品布线工作中未出现一处导线连接错误,保障了产品的顺利进行。某型号科研产品也是近几年我厂重要的科研项目,其中比较困难的工作需要焊接的一个模块有400多条腿,两腿的间距非常小,并且此集成块易受温度和静电的影响而损坏,在焊接时用一般的尖烙铁是不可能完成焊接工作的,而他精湛的焊接技巧,确保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焊接质量。 

  在工艺技能创新方面,每年都承担着多个工艺科研及改进项目,并获得四项发明专利,发表一篇论文。申报的《关于使用普通丝锥攻丝钛合金及相似金属零件的工艺技术》项目,获创新大赛优秀奖。申报的《关于OLED指标调试、综合检测的工艺技术》项目,获创新大赛优秀奖。某航空相机检测仪电缆开发,此项目采用的电缆一直是外协,价格比较昂贵,形式比较固定,在实际使用中无法进行更改,出现故障时也不便于维修,自行开发的电缆,可根据实际需要自制,维修方便,价格也比较便宜,单年节创价值50万元,2015年获工艺科研创新项目二等奖。某相机功放板测试仪开发,实际操作时没有板级检测的仪器,根据产品的原理,设计制作了相机功放板的测试仪,实现了相机的板级检测,也为开发更多的板级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解决我厂在CCD相机生产过程中的专用电缆需要外购现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关注先进工艺和操作方法,将新的电路板三防漆涂覆工艺引进我厂,并形成作业指导书,完善操作工艺。在2020年凭借设计的专用检测设备获得长春市第三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 

  我们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军用地面观瞄仪器和航空侦查相机两大类,装配生产线也是以此进行分配的。以张少文名字命名的省级首席技师工作室就是依托于航空相机生产线,由于其产品的复杂性、高技术性,已成为工厂高级技能、技术人才的集中地,自2008年以来,代表企业参加各种大赛,获得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银奖2人;兵器部的技能大赛获得个人最好成绩是第三名;荣获团体项目第六名一次及第八名一次;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多年来完成的工艺科研、工艺攻关项目达60多项,其中一项获得兵器部技能创新奖,被国家的某科技荟萃书籍出版发行;荣获工厂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成立的QC小组项目达8项,获得兵器部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每年提出合理化建议100条以上,近五年累计达到800条以上。组织的内部培训(由高级技能、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进行授课,讲解实际的操作经验)达到50学时以上,经过大家的努力获得很多的荣誉:兵器部关键技能带头人1人、集团公司技能带头人1人、集团公司科技骨干1人、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人、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长春市特殊津贴3人、首席技师3人、吉林省技术能手2人、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等等,承办了2016年吉林省特工种职工技能大赛、长春市“光电仪器装调”职业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工作室还以生产为依托,承办了“东光要发展,我来做贡献”主题活动,旨在促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投入成本等主题活动,得到良好的促进效果。2018年“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2020年又成立了长春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团队中最核心的东西是和谐,不光是团队中需要和谐,任何事物都需要和谐。和谐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必须以其为中心点而发展。第二大核心的东西是融合,如果在团队中的所有成员的思想能融合的话,那这个团队的力量将会非常大的。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保证科研产品的生产工作能够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同时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公工艺难题。继续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在业余时间组织员工开展学习,提高员工个人素养,学习专业知识,先进工艺及操作方法等,提高团队整体工作能力。企业提供合格产品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对于我们制造型企业而言,库存大幅降低,生产周期减短,质量稳定提高,各种资源包括能源、空间、材料、人力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就会下降,企业利润就会增加。同时,员工士气、企业文化、领导力、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  
    责任编辑:(吉林省总工会网络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