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精准、维权有力,全方位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保障体系不断提质增效“有工会撑腰,我们干活心里踏实!
“讨薪过程困难重重,原本这钱我们都不抱希望了。吉林省总工会法律援助律师出手后,我们很快就拿到了拖欠的工资。”3日一大早,来自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的几名农民工代表将两面锦旗送到吉林省总工会,感谢工会律师团帮助他们要回了拖欠的工资。
近年来,吉林省总工会始终坚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根本,将维权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帮扶精准、维权有力、激励高效、制度规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根本利益,促进全方位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保障体系提质增效。
法律援助“零门槛”
2023年,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农民工王德发、常佳斌(化名)等59人在某建设有限公司伊通分公司承建的项目中从事力工、木工、电工等工作,该公司没有全额支付工资,大家多次讨薪无果,2024年12月,59名农民工向吉林省总工会申请法律援助。
得知此事后,吉林省总工会第一时间启动法律援助程序,指派工会律师团成员处理此案。经过起诉、调解一系列工作,农民工们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有工会给我们撑腰,我们干活心里踏实!”农民工们激动地说。
近年来,省总工会创新打造“预防+调解+援助+监督”工作机制,通过竞价采购形式,签约5家律所百余名优秀律师及法学专家,组建覆盖全省的“工会法律援助律师团”,为广大职工提供法律服务,更好地构筑职工法律维权体系。
多元调解“加速度”
当事职工在维权时,往往是因自身法律知识了解不深入、没有精力和时间应付复杂的维权流程,想要快速解决根本问题,调解便成了“最优解”。
全省工会不断发挥“工会+”多元化解机制作用,积极参与人社部门牵头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的全周期动态治理体系,推出“工会+法院、工会+人社、工会+检察”等联动机制,推动“商、调、裁、诉、援、执”全链贯通。2024年,省总工会共收集全省工会参与调裁诉的优秀案例57 份,并编撰《吉林省工会调裁诉案例选编》,建立起工会参与的“案例智库”。
阵地建设“全天候”
“节假日加班不给3倍工资怎么办?”“工作半年了,公司还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咱们能出面协调吗?”走进吉林工会12351职工服务热线运营中心,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吉林省总工会发挥12351热线直通直达职工群众的“连心桥”作用,当好全省职工“娘家人”。目前,吉林工会12351热线已实现热线、信访、日常维权服务“三位一体”,全维、全时、全程智能化。2024年,吉林工会12351热线接收职工群众请求人工服务数2.5万余通,综合座席接通率95.14%,满意率达到98%,职工诉求工单办结率100%。
“一函两书”新格局
“一函两书”是工会保障职工权益的又一“利器”。吉林省总工会不断完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建设,构建工会“一函两书”工作新格局。2024年4月,吉林省总工会制定出台《吉林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一函两书”工作任务,制定了工作指标。随即,全省各级工会全面推进“一函两书”工作,全省县级以上总工会已全部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打造了一支包括9965名兼职监督员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队伍,为及时预防和化解劳动领域矛盾纠纷进一步夯实了基础。